l o a d i n g
:::

字級:

:::
首頁 > 藥物過敏-診斷

皮膚黏膜系統-固定型

固定型藥物疹 (Fixed Drug Eruption,約佔16%):最大特徵為病人每次吃進過敏的藥物後,疹子固定復發於皮膚的同一位置。常見誘發藥物在台灣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磺胺藥及四環黴素等。

特徵和外觀:
境界分明、伴輕度浮腫之紫紅色斑塊來表現,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水泡,痊癒後留下色素沉澱。再次發作時於同一部位出現同樣之皮膚變化,一次比一次嚴重,固定型藥物疹病癒後大都會留下明顯的色素沉澱。 當病人初次長固定型藥物疹時,病人會在吃到藥物幾分鐘至幾小時內,皮膚長出一塊或數塊平坦或腫起來的紅斑(圖1),等紅斑消退後,原處會遺留褐色或是藍紫色的色素斑,久久不消(圖2)。當病人下次再吃到相同的藥物,先前留下來的色素斑又重新紅起來。固定型藥物疹復發次數越多,病灶面積一次比一次大,留下來的色素沉澱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難退掉,同時身體其他地方的皮膚也會陸續冒出新的病灶,連口腔、陰部都會出現水泡及潰瘍。
常見的誘發藥物:
容易引起固定型藥物疹的藥物:四環黴素、磺胺藥、巴比妥鹽類,其他藥物如解熱鎮痛劑、抗黴菌藥也可見到,但機率較低,中草藥一樣也能引起固定型藥物疹。 治療:固定型藥物疹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出病人過敏的藥物,只要病人不再接觸過敏藥物,臨床症狀即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