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

字級:

:::
首頁 > 失智症診斷、治療與臨床照護指引

失智症的復健治療

治療照護篇 2023.06.29
作者:
黃郁琦醫師,現職為高雄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及長庚大學醫學系兼任副教授,專長為神經疾病復健、老人醫學、骨骼肌肉超音波、肉毒桿菌注射,主要研究有腦中風偏癱復健及肩痛治療、神經疾患的電刺激吞嚥治療、骨骼肌肉超音波等領域

大綱:
失智症為一種腦神經退化性的疾病,疾病特徵是一個或多個認知領域的功能顯著下降,導致無法進行日常活動和參與社交生活,而此疾患的全球盛行率急速地上升。世界衛生組織將失智症的復健治療定義為慢性病管理的整體方法。針對失智症的患者,如果接受醫療團隊所提供的早期介入和跨團隊的復健服務,可以有效地提升整個疾病過程中的生活功能獨立性以及社區參與度。其中復健治療包括運動、認知復健和職業治療在內的非藥物介入性措施可以減緩認知及日常生活功能下降的變化,並延遲以後進一步的住院治療。

全面性的失智症復健計畫
全面性的復健計劃在失智症患者的藥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復健服務被廣泛認為可以最大地提高失智症的獨立性及社區參與度的一個實用模式,而復健計劃是為了實現患者預期的目標而定制,我們認為每個失智症患者都有獨特的經歷、偏好、動機和力量。臨床上這種跨專業團隊復健照護模式,有多名醫療專業人員參與,而領導該團隊的臨床醫師多為復健科醫師,其他參與的成員包括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吞嚥治療師、護理師、社工師等。接下來,簡單介紹跨專業團隊針對失智症患者常用的復健治療計畫及其臨床效益。

1. 運動治療和多領域生活方式
提供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治療,可能會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能力。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可能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有關。運動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維持日常生活活動獨立性有正向作用。失智症的運動方案包括各種訓練計劃,例如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平衡和靈活性訓練。一些大型隨機對照試驗(MAPT、PreDIVA 和 FINGER)研究,提出多領域生活方式介入對認知功能和預防失智症的影響。

2. 認知復健
認知復健是解決失智症患者認知問題的常見非藥物方法之一。認知復健有三種主要的介入策略,其中包括認知刺激、認知訓練和認知復健。認知刺激是一種刺激所有認知領域的非特異性方法,幾項研究已經描述了認知刺激有增強輕度至中度失智症整體認知功能的正向作用。認知訓練通常涉及重複練習一組結構化任務,目的在改善或維持特定的認知功能。在訓練中,重複地執行可幫助大腦的神經可塑性。認知復健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介入措施,旨在解決認知功能障礙對日常活動的影響,並使人能夠執行所需的行動。在認知復健中,治療師讓患者和照顧者共同確定與日常活動相關的現實目標(基於一個人的功能和認知需求的期望目標)。多中心隨機試驗(GRAET 試驗)證實個別化的認知復健可以有效地改善早期失智症患者日常生活功能。

3. 日常活動介入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失智症的一個明顯特徵,執行認知功能障礙可能會導致削弱了執行複雜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和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多模式職能治療介入採用綜合策略,包括任務簡化、環境調整、適應性設備和照顧者教育,以提高日常活動的功能和表現。在治療過程中,讓照顧者參與進來,以確定期望的目標,根據患者的情況定制活動,並減輕環境障礙以保持失智症患者的興趣和活動參與。以家庭為基礎的職能治療可以改善日常活動表現以及生活質量。相比之下,針對基本日常活動和工具性日常活動的介入措施可能會改善失智症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