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

字級:

:::
首頁 > 失智症診斷、治療與臨床照護指引

失智症的行為改變: 診斷與鑑別診斷

診斷篇 2023.06.29
作者:
洪琪發醫師現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部副部主任,老年及復健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執行長,英國倫敦大學博士,老年精神科專科醫師。現任教於中山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及長庚大學。對於走進社區參與失智症評估與治療有極高的興趣,目前著力在建立失智症友善環境,運動介入及輔助犬治療運用在失智症照護。

大綱:
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症狀相當常見,幾乎每位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時期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精神行為症狀,這也常導致家屬極大的照顧負荷,使得失智症者可能更早被送到安養機構照顧。精神症狀從幻覺,妄想,錯認,憂鬱,焦慮或是情感淡漠都可能出現,而行為症狀包括漫遊,迷路,激動,對於照顧的阻抗都可能發生,我們必須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去分析,採取介入措施來減少精神行為症狀所帶來的危險跟負擔。

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問題,往往造成照顧者龐大的壓力,如果對於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改變缺乏了解,可能會造成失智症者跟照顧者雙方極大的衝突與挫折。在確認失智症者有精神行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跟主要照顧者溝通,了解可能的問題是哪些?若需要系統性的了解,可以透過標準化工具,如神經精神行為評估量表,來做全面的評估這些症狀是否存在。臨床上常見病人因為短期記憶力缺損,導致東西亂放而找不到,進而衍生出被偷妄想,或是出現視幻覺,看到一些縮小的人跑進家裡,而產生激動害怕甚至攻擊行為。此外也常可以看到病人變得激動,易怒,或是相反過來反而出現憂鬱或是情感淡漠。而失智症者到下午開始產生黃昏症候群而變得混亂,日夜顛倒等,都是讓照顧者頭痛的問題。

一旦確認精神行為問題存在,接下來應該了解其來龍去脈,看看是在那些情境下,那些時間點或是地點等,是否為急性發作或是已經有一段時間,這樣可以有機會去找出可能的背後原因,另外也要考慮安全性,這些精神行為問題是否已經造成病人或是照顧者的危險?

我們在面對精神行為問題時,應該從三個層面去思考:病人因素、環境因素及照顧者因素。
1. 病人因素:包括成長史,個人因應壓力能力,個性,及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是否口渴,缺水,便秘,尿意滯留或是疼痛等,另外要考慮有無急性身體問題,包括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瘡,電解質不平衡或是血糖過高過低都是可能的導火線。
2. 環境因素:是否缺乏刺激,過度刺激,是否潛藏危險等也要考慮。
3. 照顧者因素:則是包括對於失智症的了解與否,對於問題行為的描述與治療能力,及照顧者本身情緒問題,都可能造成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問題。

接下來,我們應該擬定治療計畫,根據可能的假設來提出治療方式,並加以實施,看看是否有效。而治療計畫應該先以非藥物的方式優先,包括在(1)活動方面,建立常規活動,鼓勵失智症者可以完成符合自身能力的活動,(2)在照顧者教育方面,讓照顧者了解行為並非故意,而且要放寬標準,在不危害雙方安全得情況下,任何活動都沒有對錯,避免爭執或是責備病人,(3)溝通方面,要給予足夠時間溝通,簡化步驟的口語指令,避免負向的言語,(4)簡化環境,移除部必要雜物,使用視覺提醒等方式,(5)簡化任務,把任務拆解成簡單的幾個步驟,透過視覺或觸覺來引導其完成任務。

最後,每位失智症者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跟疾病病程,因此也產生各式不一的症狀,照顧者需要與專業人員一起討論個別化的治療策略,也可以聽聽其他照顧者的經驗分享,盡量以找到原因,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務上,來減少精神行為所產生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