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層腦部刺激療法
2023.07.10
一、療法介紹
深腦部刺激療法(簡稱DBS)由電極、延伸導線、神經刺激器三部份組成。
1.電極導線:一個具有四個電極的導線。
2.延長線:一條植於皮下,經過頭頸與肩膀的絕緣線,用以連接電極導線與神經刺激器。
3.神經刺激器:一個類供心臟節律的裝置,這個神經刺激器含有一個小電池及一個可設定來控制症狀的電腦晶片。神經刺激器會經由電極導線將刺激參數(如:電量、頻寬與振幅)傳入腦中目標位置。
二、作用原理
深腦部刺激療法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傳遞電脈衝至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調控異常的神經電活動,達到減輕/或控制症狀的目的。多數情況下,深腦部刺激療法只能控制疾病症狀,無法徹底治癒疾病。系統停止工作後,原來的症狀會再次出現。
三、風險
深腦部刺激可能產生的風險包括手術、副作用、設備併發症方面的風險。
1.手術風險
植入神經刺激器手術和其他腦部外科手術一樣,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麻痺,昏迷甚至死亡
‧可能發生對神經刺激器的排斥
‧腦出血(中風)
‧暫時或永久性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腦脊液漏
‧思維混亂或注意力下降
‧癲癇發作
‧手術傷口疼痛
‧感染
‧頭痛
深腦部刺激療法(簡稱DBS)由電極、延伸導線、神經刺激器三部份組成。
1.電極導線:一個具有四個電極的導線。
2.延長線:一條植於皮下,經過頭頸與肩膀的絕緣線,用以連接電極導線與神經刺激器。
3.神經刺激器:一個類供心臟節律的裝置,這個神經刺激器含有一個小電池及一個可設定來控制症狀的電腦晶片。神經刺激器會經由電極導線將刺激參數(如:電量、頻寬與振幅)傳入腦中目標位置。
二、作用原理
深腦部刺激療法通過植入大腦中的電極,傳遞電脈衝至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調控異常的神經電活動,達到減輕/或控制症狀的目的。多數情況下,深腦部刺激療法只能控制疾病症狀,無法徹底治癒疾病。系統停止工作後,原來的症狀會再次出現。
三、風險
深腦部刺激可能產生的風險包括手術、副作用、設備併發症方面的風險。
1.手術風險
植入神經刺激器手術和其他腦部外科手術一樣,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麻痺,昏迷甚至死亡
‧可能發生對神經刺激器的排斥
‧腦出血(中風)
‧暫時或永久性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腦脊液漏
‧思維混亂或注意力下降
‧癲癇發作
‧手術傷口疼痛
‧感染
‧頭痛
2.副作用
有些病患在深腦部刺激過程中會出現副作用,大部分由刺激產生的副作用都可過程式控制緩解。假如在程式控制時,出現下列症狀,請告訴醫生。
深腦部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下列:
‧刺痛感(感覺異常)
‧短暫的疾病症狀惡化
‧語言問題,如低聲說話(發音困難),及併字困難(構音障礙)
‧視覺問題
‧頭昏眼花或頭暈(眩暈感)
‧臉部及四肢肌肉無力或部分麻木感(局部麻木)
‧異常,不隨意運動(舞蹈症、肌張力不全)
‧肢體運動有問題或協調性降低
‧震動或搖晃感
‧麻痺(感覺遲鈍)
3. 併發症
併發症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系統植入部位疼痛、難以癒合
‧皮膚可能被磨破,導致感染或結痂
‧電極、延伸導線或電極一延伸導線接頭處可能發生斷裂或移位,需要手術更換或調整位置
‧不適當的刺激參數可能導致組織損傷
四、定期回診
定期回醫院調整刺激參數(電壓、脈寬、頻率)是DBS療法的治療常規。基於對電刺激的反應存在差異及疾病的進展,醫生會依照個體情況來設定治療參數,並同時調整藥物,請遵醫囑服藥。
醫生用醫用程控儀將刺激指令發送到植入體內的神經刺激器,這些指令將控制神經刺激器向大腦特定核團發送特定的脈衝信號。操作時醫生將醫用程控儀的探頭放置於神經刺激器上方的皮膚表面。大腦左側團控制右側肢體,右側團控制左側肢體。參數調整過程中,症狀可能會發生變化,也可能出現副作用,醫生根據這些資訊來調整刺激參數。這個調節過程就叫程式控制。醫生在找到合適的觸點和參數組合之前,可能需要較頻繁地回醫院就診,來調整參數和藥物治療方案。當對刺激參數逐步適應,症狀逐漸好轉,且手術傷口也完成癒合後以後,養成定期回診的習慣,以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建議半年到一年左右回診一次,可視個人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五、深腦部刺激療法預期效果
當神經刺激器打開後,大部分病患很快感受到症狀改善,有些病患在數月後,逐漸感受到症狀改善(特別是肌張力障礙病患)。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能立刻改善,一些症狀改善較快,另一些症狀改善需要一定的時間。
每個病患對電刺激的厲應不完全相同,深腦部刺激療法可能對某些症狀特別有效。深腦部刺激療法是用來改善疾病的一些症狀,它不會治癒或阻止疾病的進展。一段時間後,症狀可能會有所加重,這個時候是疾病發生了進展,需要回醫院接受程式控制來調整參數。
★以上衛教資訊由高雄長庚醫院巴金森氏症中心提供!
有些病患在深腦部刺激過程中會出現副作用,大部分由刺激產生的副作用都可過程式控制緩解。假如在程式控制時,出現下列症狀,請告訴醫生。
深腦部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下列:
‧刺痛感(感覺異常)
‧短暫的疾病症狀惡化
‧語言問題,如低聲說話(發音困難),及併字困難(構音障礙)
‧視覺問題
‧頭昏眼花或頭暈(眩暈感)
‧臉部及四肢肌肉無力或部分麻木感(局部麻木)
‧異常,不隨意運動(舞蹈症、肌張力不全)
‧肢體運動有問題或協調性降低
‧震動或搖晃感
‧麻痺(感覺遲鈍)
3. 併發症
併發症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系統植入部位疼痛、難以癒合
‧皮膚可能被磨破,導致感染或結痂
‧電極、延伸導線或電極一延伸導線接頭處可能發生斷裂或移位,需要手術更換或調整位置
‧不適當的刺激參數可能導致組織損傷
四、定期回診
定期回醫院調整刺激參數(電壓、脈寬、頻率)是DBS療法的治療常規。基於對電刺激的反應存在差異及疾病的進展,醫生會依照個體情況來設定治療參數,並同時調整藥物,請遵醫囑服藥。
醫生用醫用程控儀將刺激指令發送到植入體內的神經刺激器,這些指令將控制神經刺激器向大腦特定核團發送特定的脈衝信號。操作時醫生將醫用程控儀的探頭放置於神經刺激器上方的皮膚表面。大腦左側團控制右側肢體,右側團控制左側肢體。參數調整過程中,症狀可能會發生變化,也可能出現副作用,醫生根據這些資訊來調整刺激參數。這個調節過程就叫程式控制。醫生在找到合適的觸點和參數組合之前,可能需要較頻繁地回醫院就診,來調整參數和藥物治療方案。當對刺激參數逐步適應,症狀逐漸好轉,且手術傷口也完成癒合後以後,養成定期回診的習慣,以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建議半年到一年左右回診一次,可視個人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五、深腦部刺激療法預期效果
當神經刺激器打開後,大部分病患很快感受到症狀改善,有些病患在數月後,逐漸感受到症狀改善(特別是肌張力障礙病患)。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能立刻改善,一些症狀改善較快,另一些症狀改善需要一定的時間。
每個病患對電刺激的厲應不完全相同,深腦部刺激療法可能對某些症狀特別有效。深腦部刺激療法是用來改善疾病的一些症狀,它不會治癒或阻止疾病的進展。一段時間後,症狀可能會有所加重,這個時候是疾病發生了進展,需要回醫院接受程式控制來調整參數。
★以上衛教資訊由高雄長庚醫院巴金森氏症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