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

網路掛號

字級:

:::
首頁 > 特色影像診療

心臟核磁共振攝影

2023.02.25

劉原彰 醫師

 

心臟病一直是國人死亡主要原因前三名。關於心臟方面的非侵入性影像檢查工具,包括了心臟超音波,心臟電腦斷層檢查,心臟核子醫學檢查,心臟核磁共振檢查。

心臟超音波檢查主要的優點在於無輻射,快速檢查心臟運動,也可以偵測血流流速及流向,觀測心臟瓣膜運動,診斷心臟內血栓及腫瘤,但是對於心房及右心室的評估有些限制,影像空間解析度也稍低。

心臟電腦斷層檢查擁有良好的空間解析度,主要優點在於可偵測心臟異常構造、評估冠狀動脈鈣化指數、軟斑、鈣化斑塊和動脈狹窄。冠狀動脈鈣化指數越高、動脈狹窄越嚴重,心肌梗塞機率就越高,但是對心肌病變軟組織鑑別度不高,對於心肌運動以及瓣膜移動的時間解析度均不足,也無法偵測血流,而另一缺點為此檢查約接受到輻射1~3毫西佛(生活在地球上一年大約接受到3.6毫西佛的輻射)。

心臟核子醫學檢查主要診斷心肌缺血性病變,為心臟科醫師熟悉的診斷工具之一,主要缺點為有輻射(10~20毫西佛),靠近橫膈膜心肌缺氧比較容易誤判,空間解析度及時間解析度均不佳。

心臟核磁共振檢查是近十年來發展快速,仍在蓬勃發展中,可以用來診斷各種心肌病變,偵測異常構造,也可以偵測血流,觀察心肌以及瓣膜即時的運動,每個心房心室都可以看得清楚,可以說是結合了心臟超音波及心臟電腦斷層檢查的優點,更是心臟影像研究時的公認金標準 (gold standard)。此檢查主要缺點為檢查時間很長,約需一小時左右,受檢者有幾個參加檢查的條件: 腎功能腎絲球過濾率必須大於30%,受檢者必須能配合呼吸閉氣,以及心臟跳動規律較佳(心律不整影像結果較差)。

目前本科部劉原彰醫師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訓練兩年後返國服務,除了一般心臟核磁共振影像,特別針對T1 mapping技術偵測心肌纖維化病變有相當經驗,並且也從事T2*技術來偵測血鐵沉積於心肌的病變,讓心肌有血鐵沉積病患及早接受適當藥物治療以避免突發性心律不整而死亡。除了劉醫師之外,本科部秦嗣騏醫師針對左心房撲動病變有深入研究,而阮昱翔醫師正在美國麻州學習心臟核磁共振影像,期望陸續能提供良好的臨床服務以及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