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

網路掛號

字級:

:::
首頁 > 特色影像診療

藥物洗脫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2023.02.25

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是國人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雖然治療肝癌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取決於癌症分期。其中有一種方法稱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 TACE) 是目前肝癌介入治療常用的方法。放射科醫師將導管放在選定血管的適當位置,作血管攝影確定肝腫瘤的位置及供應腫瘤的血管,經由導管注入治癌藥物及栓塞物質,腫瘤會因缺血而壞死,達到治療及控制腫瘤的效果,此治療方法可重覆實施。以往健保給付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在手術後10~15分鐘內,即有高濃度之化療藥物分散至全身,無法將化療藥物集中於腫瘤處。

為改良此缺點,林口長庚醫院引進兩種載藥微球(HepaSphere DC-beads),以施行藥物洗脫肝動脈栓塞術。但目前載藥微球未通過健保給付,病人需自費使用。利用這些細小的微球(直徑為200~400微米,約等同於兩根~四根頭髮的直徑),可裝填帶有正電荷的化療藥物(主要的搭配藥物為阿黴素Doxorubicin),讓化療藥物局部在腫瘤內穩定地釋放14天以上,使身體其他部位對藥物的暴露情況降到低,故術後的副作用較輕微,也減輕對肝臟及心臟的毒性。整個治療過程約需要90分鐘,病患即可返回病房休息。術後兩週內,由於栓塞術的副作用,病患的正常活動可能會受到些微影響,這些副作用稱為栓塞術後症候群 (PES)。常見的症狀為腹部疼痛,病患也可能會感到疲憊、噁心、發燒以及食慾不振,醫師會提供藥物讓這些症狀降低。

肝動脈栓塞治療往往無法一次完全治療,依據栓塞的效果再決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治療時間。病患須配合醫師安排的回診時間定期追蹤治療,醫師會衡量病患的肝臟功能、體力與疾病狀況給予後續治療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