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發展遲緩
語言治療
2021.10.26
兒童語言發展遲緩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復健科 語言治療師 葉桓安
「老師,我的孩子目前已經3歲,都還不會講話,是不是舌頭的問題﹖」、「小孩都已經3歲多,現在只會叫嗯嗯、阿阿」、「我的孩子很聰明,他都聽得懂,就是不開口講話而已」這些都是在語言治療門診裡,常聽到家屬的問題。到底孩子要幾歲才會開口說話?,各個年齡層的孩子會使用多少的語言,才算是正常呢﹖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我的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呢﹖我的孩子如果真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又該如何處理呢﹖
兒童語言發展的里程碑
研究指出,兒童語言發展有其固定的順序:
(一)哭聲和笑聲:新生兒在誕生的那刻,就開始用哭聲與外界溝通,隨著時間成長,嬰兒對不同的感覺做出不同的回應,包括:不舒服、疼痛、飢餓時的哭聲及快樂時的愉悅聲。
(二)牙牙學語:隨著嬰兒成長,2至5個月左右開始出現牙牙學語,他們會發出一些簡單但無意義的聲音。
(三)社交性發聲:約5-6個月左右,開始會使用不規則的聲音嘗試溝通。
(四)首字出現:通常是在10-18個月大時,開始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
(五)呢喃語:18個月大後,隨著肢體動作的成熟,幼兒開始以口語配合著手勢動作與他人溝通,甚至一起玩遊戲。此時的孩子大概可用十至二十個有意義的字來進行溝通。
(六)鸚鵡式仿說: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會觀察和重覆大人說的話或聲音。
(七)語言溝通:此階段幼兒開始可與大人對話,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經驗的累積,語言能力在這個階段也會急速增加。
語言發展遲緩的重要的指標
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速度略有不同,以下列出幾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確認語言發展是否出現遲緩:
(一)2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二)3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三)3歲以後的句子難以理解。(四)5歲以後,句子仍常有錯誤。(五)5歲以後,遇到許多狀況無法描述或用我不知道回應大人。
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造成語言發展的原因相當多而且複雜,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聽力損失。(二)大腦及神經系統損傷。(三)情緒障礙。(四)環境剝奪。 (五)智能不足
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需要的不只是幾節課的訓練,而是要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引導,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能營造愉快且具誘發溝通的氣氛,才能有效的增進幼兒語言發展。誘發的方法有下列幾個方向:
(一)建立聽覺學習:鼓勵幼兒注意到聲音的刺激,尤其是聽能損傷或對聲音聽而不聞的幼兒。
(二)發展理解能力:一般幼兒的理解能力學習皆早於表達能力,因此,家長可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在自然環境下,讓孩子學習認識新的人事物。
(三)鼓勵發聲:當孩子有能力模仿時,不管對錯,只要其願意嘗試,我們都應給予鼓勵,促進孩子學習的動機。
(四)模仿動作與發音:最有效的學習就是「玩」,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示範發聲。如:在玩火車時,可一邊推著火車,一邊發出鳴嗚嗚…聲音或是看到動物時,可模仿動物叫聲給孩子聽,吸引幼兒學習模仿。
(五)口腔動作:針對一些孩子,對於口腔肌肉動作控制困難或障礙的情況,分別對其嘴巴、嘴唇、舌頭、下顎、咀嚼…等做動作練習,加強說話時所需的口腔肌力、協調及穩定能力。
語言發展遲緩孩子,除接受語言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日常生活的語言刺激,父母要多多跟孩子說話,增加親子互動的時間,提供足夠語言刺激與學習環境和經驗。或許少數兒童因嚴重智能障礙、自閉症或腦性麻痺,無法發展足夠口語表達能力,可能需要使用溝通輔具與人溝通外,但絕大部分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透過早期評估、診斷、治療,語言能力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及進步,甚至恢復正常,達到其年齡應有的發展水準。
兒童語言發展的里程碑
研究指出,兒童語言發展有其固定的順序:
(一)哭聲和笑聲:新生兒在誕生的那刻,就開始用哭聲與外界溝通,隨著時間成長,嬰兒對不同的感覺做出不同的回應,包括:不舒服、疼痛、飢餓時的哭聲及快樂時的愉悅聲。
(二)牙牙學語:隨著嬰兒成長,2至5個月左右開始出現牙牙學語,他們會發出一些簡單但無意義的聲音。
(三)社交性發聲:約5-6個月左右,開始會使用不規則的聲音嘗試溝通。
(四)首字出現:通常是在10-18個月大時,開始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
(五)呢喃語:18個月大後,隨著肢體動作的成熟,幼兒開始以口語配合著手勢動作與他人溝通,甚至一起玩遊戲。此時的孩子大概可用十至二十個有意義的字來進行溝通。
(六)鸚鵡式仿說: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會觀察和重覆大人說的話或聲音。
(七)語言溝通:此階段幼兒開始可與大人對話,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經驗的累積,語言能力在這個階段也會急速增加。
語言發展遲緩的重要的指標
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速度略有不同,以下列出幾個重要的參考指標,確認語言發展是否出現遲緩:
(一)2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二)3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三)3歲以後的句子難以理解。(四)5歲以後,句子仍常有錯誤。(五)5歲以後,遇到許多狀況無法描述或用我不知道回應大人。
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造成語言發展的原因相當多而且複雜,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聽力損失。(二)大腦及神經系統損傷。(三)情緒障礙。(四)環境剝奪。 (五)智能不足
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語言發展遲緩的小朋友需要的不只是幾節課的訓練,而是要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引導,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能營造愉快且具誘發溝通的氣氛,才能有效的增進幼兒語言發展。誘發的方法有下列幾個方向:
(一)建立聽覺學習:鼓勵幼兒注意到聲音的刺激,尤其是聽能損傷或對聲音聽而不聞的幼兒。
(二)發展理解能力:一般幼兒的理解能力學習皆早於表達能力,因此,家長可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在自然環境下,讓孩子學習認識新的人事物。
(三)鼓勵發聲:當孩子有能力模仿時,不管對錯,只要其願意嘗試,我們都應給予鼓勵,促進孩子學習的動機。
(四)模仿動作與發音:最有效的學習就是「玩」,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示範發聲。如:在玩火車時,可一邊推著火車,一邊發出鳴嗚嗚…聲音或是看到動物時,可模仿動物叫聲給孩子聽,吸引幼兒學習模仿。
(五)口腔動作:針對一些孩子,對於口腔肌肉動作控制困難或障礙的情況,分別對其嘴巴、嘴唇、舌頭、下顎、咀嚼…等做動作練習,加強說話時所需的口腔肌力、協調及穩定能力。
語言發展遲緩孩子,除接受語言治療外,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日常生活的語言刺激,父母要多多跟孩子說話,增加親子互動的時間,提供足夠語言刺激與學習環境和經驗。或許少數兒童因嚴重智能障礙、自閉症或腦性麻痺,無法發展足夠口語表達能力,可能需要使用溝通輔具與人溝通外,但絕大部分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透過早期評估、診斷、治療,語言能力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及進步,甚至恢復正常,達到其年齡應有的發展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