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副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 Bone)

復健 | 2015.07.08

所謂「副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 bone)是指內足部舟狀骨附近多一個附生小骨。這種先天性的骨性變異出現比例約10~14%,其發生之原因乃因中足在形成時發生第二骨化中心,而其形成之骨骼未與舟狀骨融合成單一舟狀骨所造成。副舟狀骨可以是獨立的游離小骨,也可能以骨性結構或軟骨聯合與舟狀骨相連結,而其上有脛後肌腱附著,而脛後肌腱為支撐足弓的重要結構之一。 大多的副舟狀骨不會造成任何症狀,但是少數人因為副舟狀骨結構不穩定,會造成發炎、疼痛。臨床理學檢查可在內足部舟狀骨突出位置有壓痛。踝部X光可以看到副舟狀骨與舟狀骨是否有相連。軟組織超音波幫助辨別是否合併有軟骨聯合發炎、脛後肌腱發炎或其他韌帶受傷。 治療有症狀的副舟狀骨,可以先嘗試穿著適當的足弓墊,以減輕脛後肌腱的拉扯與負擔,也可以嘗試局部類固醇注射,以減輕發炎。若是長期保守性療法無效或是運動員及舞者等有高度運動需求病人,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嘉義長庚復健科莊逸玟醫師

長庚醫院智能服務 有任何問題隨時找我!